金芒果教育|為什么上大學后,無數的年輕人卻走進了心理咨詢室?
在過去乃至現在,許多人相信“上了大學就好了”,仿佛大學是一個終點,跨過去便是坦途。然而,如今的高校心理咨詢室卻排起了長隊,無數年輕人主動走進咨詢室,尋求幫助。這并非意味著新一代更加脆弱,而是映射出他們正身處一個前所未有的復雜成長環境。
通過與在高校工作的心理咨詢師交流了解到,大學年輕人的困擾主要集中于三個核心領域:自我認知的迷惘、情緒管理的失序與人際關系的疏離。

01
“我是誰?”:自我同一性的探索危機
“我不知道我喜歡什么,將來要做什么。”
這句話,幾乎是心理咨詢師最常聽見的獨白。
心理學家埃里克森曾說,青春期的核心任務,是建立“自我同一性”。然而,在“考上大學”這一單一目標的驅動下,很多人的自我探索,被整整推遲了十八年。
當“目標”消失之后
高中像是一條筆直的跑道,大學卻像一座沒有地圖的迷宮。
很多人突然失去了方向,陷入“目標真空”。于是,他們開始:
?? 困在過去的陰影里:反復咀嚼某次考試的失敗,把一次挫折當成一生的標簽;
?? 綁在未來的焦慮上:盲目追逐“保研、考公、大廠”,不是因為熱愛,而是因為“別人都這樣”;
?? 活在別人的評價里:在績點、實習、社交中不斷比較,仿佛只有贏,才配存在。
你戴過“假性自體”的面具嗎?
我們生活在一個“不能出錯”的時代。父母的期望、社交媒體的完美人設、同齡人的隱形競爭……都在逼著我們做出“正確”的選擇。
于是很多人學會了扮演:朋友圈里積極向上,微博上深夜emo,小紅書里精致美好。
我們活成了別人期待的樣子,卻弄丟了自己真實的樣子。
心理學家榮格曾說:“與其完美,不如完整。”
完整,是允許自己有迷茫、有跌倒、有不像話的夢想。
02
情緒的囚徒:我們為何為自己感到羞愧?
情緒,本是我們最誠實的語言。
但現在,我們卻為真實的感受感到羞恥。
被污名化的眼淚
一個男生在咨詢室里說:“我不敢哭,我怕一旦哭了,就停不下來。”
我們從小就被教育:“哭沒有用”、“要堅強”、“樂觀一點”。
于是,悲傷成了軟弱,憤怒成了失控,焦慮成了“想太多”。
我們否定情緒,就像否定自己的呼吸。
射向自己的第二支箭
很多人陷入情緒困境,不是因為不努力,而是因為太努力。
當你熬夜刷手機、拖延任務時,內心是否有一個聲音在罵你:“廢物”、“沒出息”、“你完了”?
這支箭,叫自我攻擊。
它往往來自我們內化了外界的批評,以為只要先罵自己,就不會被別人傷害。
而打破這個循環的唯一方式,是學會對自己說:
“沒關系,我接受現在的自己。”

03
孤獨的“圍城”:渴望聯結卻又害怕靠近
心理學家阿德勒說:“人的一切煩惱,都來自人際關系。”
而今天的大學生,可能是最懂這句話的一代人。
床簾之內,是安全,也是孤獨
宿舍里那一張張密閉的床簾,不只是遮光的布,更是心靈的屏障。
我們推崇“邊界感”,討厭被越界,卻也筑起了看不見的墻。
于是,關系變成了:
?? 線上是“寶寶”,線下是路人;
?? 小組討論寧愿打字也不開口;
?? 愛情成了“麻煩”,友情止于“搭子”。
你不是在拒絕別人,你是在保護自己
這種疏離的背后,是一種深深的恐懼:
“我怕被拒絕,怕不被喜歡,怕付出沒有回報。”
于是我們給自己編了一個劇本:“別人一定覺得我很煩。”
然后,把它當成事實。
而那些鼓起勇氣發出一次邀請、坦白一次脆弱的人,往往會發現:
真實的聯結,比想象中溫暖得多。
咨詢預約:張老師
聯系電話:
地址:濟南市經四路萬達廣場B座807
04
在荊棘中,找到成長的空間
大學生的心理困擾,從來不是某一個原因造成的。
它是個人、家庭、社會、時代共同作用的結果。
心理咨詢室,是一個“解決問題”的地方,更是一個“陪伴你面對問題”的空間。
在這里,沒有人評判你,沒有人催促你,
你可以慢慢找到:“在刺激與回應之間,那段屬于你的距離。”
在這段距離里,你學會選擇如何回應困境,你發現自己遠比想象中更有力量。
你會握住屬于自己的那把劍,不是去斬妖除魔,而是為了走得更穩、更遠!
你不必急著“成功”,不必假裝“完美”。
在這個復雜的世界里,
艱難而勇敢地尋找自己,
這本身,就值得驕傲!

推薦閱讀
-
金芒果教育|為什么上大學后,無數的年輕人卻走進了心理咨詢室?
2025-11-03 15:09:26?528 次
-
金芒果教育|不能容忍孩子不優秀是個什么心態
2025-10-20 17:28:50?616 次
-
金芒果教育|你對孩子的不耐煩,藏著自己的能量缺口
2025-10-13 14:57:14?614 次
-
金芒果教育|不是培養孩子聽話,而是培養強者思維
2025-09-30 15:17:37?638 次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