金芒果教育|人民日報公布家長行為自查表!為了孩子,請耐心看一看!

對于孩子來說,努力學習就是最重要的責任。
對于家長來說,教育好孩子,是終身責任,更是任何事業都比不上的成功。
然而,近年卻屢屢出現教育失敗的問題。
孩子的成長只有一次,教育更無法撤回重來,父母對孩子的影響,是一輩子的。
為人父母,我們不需要考試,但一定要堅持學習,經常反思,負起對孩子一生的責任。
《人民日報》曾經總結了一份不合格父母行為自查表,請一一對照:
給孩子特殊待遇
孩子犯錯當面袒護 過分注意孩子 輕易滿足不合理要求 允許孩子懶散 對孩子央求 包辦替代 大驚小怪 剝奪獨立 害怕哭鬧
父母之愛子,則為之計深遠。
有管,有教,有罰,才是對孩子最好的愛。
當孩子出現問題,往往是作為源頭的家庭教育出了問題。
父母一定要及時自查,別讓你錯誤的教育方式,耽誤了孩子的成長。

對于孩子來說,努力學習就是最重要的責任。
對于家長來說,教育好孩子,是終身責任,更是任何事業都比不上的成功。
然而,近年卻屢屢出現教育失敗的問題。
孩子的成長只有一次,教育更無法撤回重來,父母對孩子的影響,是一輩子的。
為人父母,我們不需要考試,但一定要堅持學習,經常反思,負起對孩子一生的責任。
《人民日報》曾經總結了一份不合格父母行為自查表,請一一對照:
給孩子特殊待遇 孩子犯錯當面袒護 過分注意孩子 輕易滿足不合理要求 允許孩子懶散 對孩子央求 包辦替代 大驚小怪 剝奪獨立 害怕哭鬧
有管,有教,有罰,才是對孩子最好的愛。
當孩子出現問題,往往是作為源頭的家庭教育出了問題。
父母一定要及時自查,別讓你錯誤的教育方式,耽誤了孩子的成長。

01
家庭教育的十把刀,你中了幾把
現代家庭教育的十把刀,你無意中使用了哪幾把?
第一把刀:太多的關愛,使得孩子不知珍惜;
許多父母對著孩子總是小心翼翼,然而孩子不懂感恩,別讓你的無私養大了孩子的自私。
第二把刀:太多的嘮叨,使得孩子逆反對抗;
要想讓自己說出的話有力量,就不要嘮叨,越嘮叨,越沒有執行力。
第三把刀:太多的干預,使得孩子缺乏自主;
父母過度的插手,包辦代勞,就會剝奪了孩子成長的機會。
第四把刀:太多的期望,使得孩子難以承受;
父母對孩子的期待和要求若是過高,會給孩子造成巨大的心理壓力。想想最近熱播劇《小舍得》中的子悠就明白了!
第五把刀:太多的責備,使得孩子失去動力;
一些父母遇到問題只會責怪孩子,不想辦法解決,也不反思自己,這樣會讓孩子變得自卑。
第六把刀:太多的遷就,使得孩子不知約束;
沒有規則的愛,沒有底線的縱容,對孩子只會造成傷害。
第七把刀:太多的在意,使得孩子要挾家長;
一對一切以孩子為中心的父母,會失去了自我。
一個一切以孩子為中心的家庭,肯定是不幸的。
第八把刀:太多的享受,使得孩子不知節儉;
很多父母誤解了“再苦不能苦孩子”這句話,什么都給孩子最好的,導致現在豪門貴子在拼命,寒門卻富養出敗家子,讓孩子變得自私,喪失了獨立與愛的能力。
第九把刀:太多的滿足,使得孩子缺乏快樂;
有些父母以為,盡最大能力滿足孩子,就是對他最好的支持。事實是,孩子越容易被滿足,就越不懂得一分耕耘一分收獲的道理。
第十把刀:太多的溺愛,使得孩子不能成長。
慣子如殺子。過度寵愛孩子,會讓孩子不懂規則,沒有教養,為人處世沒有分寸,進入社會后一定會輸得很慘。
我們要愛孩子,更要讓孩子感知我們的愛,不要讓愛泛濫,也不要什么都以愛的名義。
隨著孩子越來越大,家長們面臨的挑戰也會越來越多。
孩子在成長過程中,越到高年級,身心的發展對家教水平提出更高要求;
家長不能與孩子一起成長,水平有限、權威下降;
相處時間很少,機會減少,缺乏深度的交流;
新時代孩子的獨立意識增強。
因為你是孩子的家長,終身不能辭職不能退休的職務,18歲以前你不管,18歲以后還是來找你麻煩。
你后半生的幸福指數就是你的孩子發展狀況。
所以我們家長朋友不要只管現在快活,不管孩子,將來煩惱不斷,只要孩子過不好,你一輩子就會牽腸掛肚,這就是父母!

02
十年后,有出息的孩子,都來自這7種家庭
第一種:重視教育的家庭
一個家庭對教育的重視程度,直接決定了子女未來的人生走向。
越看重教育,越注重培養,子女越能通過知識來改變命運,走向成功。
作為家長,不一定要學富五車,但一定要堅信教育的力量;不要只做孩子成長路上的養育者,更要做他們教育路上的領路人。
有了這份遠見,子女會更加有力量,去乘風破浪,一路向上。
第二種:樂觀積極的家庭
心態,是一個人的核心,是治愈一切的良藥。
擁有好心態,才能坦然面對生活的風雨,歲月的滄桑,如此,人生充滿希望。
真正優秀的父母,看重子女心態的修養,會遠勝過對外物的追求。
他們深知,人生路漫漫其修遠兮,讓孩子放平心態,即便日后千瘡百孔的生活,也能過成詩。
第三種:熱愛學習的家庭
教育部部長陳寶生說過:
“家庭教育不到位,不僅會抵消學校教育的效果,還會給孩子發展造成一定的消極影響。”

第四種:情緒穩定的家庭
真正有遠見的父母,永遠不溫不火,他們懷著一顆包容的心和穩定的情緒,在賽道外溫柔助力。
因為他們知道:讓孩子有穩定的情緒和正確的三觀,而后持續努力,一定會抵達自己的終點。
第五種:尊重孩子的家庭
一位網友說得特別好:
“培養孩子遇事有自己主見,處世有自己章法,心中有自己目標的能力,這才是對孩子最成功的教育。”
第六種:房間整潔的家庭
從小培養孩子自己整理房間的能力,不但能提高他們的生活自主力,也會提高其自我獨立的意識。
潛移默化中,孩子會變得積極自律,養成不馬虎、不敷衍,有始有終的好習慣。
而當一個人養成了好的習慣,擁有一個更加整潔的環境,往后生命的質量,也會不斷的提高。
第七種:講究規矩的家庭
《家庭教育》一書中有這樣一句話:
“有規矩的自由叫活潑,沒有規矩的自由叫放肆。”
沒有原則的人,多半對事對人缺乏敬畏心,不受管教,自然難有出息。

03
父親的格局,決定孩子的高度
經常聽人說:一個好父親,勝過200個好老師。
父親對孩子的影響,給予孩子的教育,是任何人都比不上的。
在父親的陪伴與教育下成長起來的孩子,會更加樂觀、開朗、自信、上進,比起從小缺少父親陪伴的孩子,各方面的優勢都很明顯。
孩子對父親往往有一種強烈的崇拜之情,把父親當成智慧和力量的象征。孩子會下意識的去模仿父親的行為方式。在心智成熟之后,會努力去抵達或者超越父親的高度。
曾國藩之子曾紀澤就是一個例子。
曾紀澤以父親為榜樣,為人處世、做官做事都向父親學習。其后入朝為官,在政治事務中表現出不亞于其父親的能力。
曾國藩在處理外交事務——“天津教案”中,處置失當,名聲跌落谷底,曾國藩意識到外交的重要性,于是常常告誡曾紀澤要開眼看世界。
曾紀澤就學習外語,勢要在父親跌倒的地方爬起來。果不其然,曾紀澤在后來的外交事務中發揮出色,在新疆的領土爭端中捍衛了國家利益,成為當時中國最著名的外交家。
所以,父親給孩子最好的教育,不是事無巨細的體貼照顧,而是指引方向的立志教育。
一個好的父親,一定要在格局和立志上為孩子做好榜樣,這在未來將會決定孩子所能抵達的上限。

04
母親的情緒,決定孩子的命運
莫言在諾貝爾文學獎的領獎臺上說過,影響他一生的人,是母親:
“母親教會了我什么是大愛和親情,
什么是寬容和理解,
什么是憐憫和同情,
什么是誠實和恥辱,
什么是堅強和不屈,
什么是人生和處世,
什么是學習和生活,
什么是夢想和志遠。”
對于孩子來說,父親是最信任的人,母親就是最依賴的人。孩子最大的安全感,來自于母親。
在孩子很小的時候,母親就要給予充分的愛,讓孩子體會到安全感,從而產生對于他人、對于這個世界的信任。
英國教育家巴盧說過:教育始于母親膝下,孩童耳聽一言一語,均影響其性格的形成。
母親喜怒無常,孩子就恐懼擔憂;
母親怨天尤人,孩子就郁郁寡歡;
母親溫和慈祥,孩子就樂觀溫暖;
母親寬容大度,孩子就有同理心。
母親是一種不可磨滅的精神力量,母親決定一個家的溫度,更在潛移默化中決定著孩子的人性溫度。

05
教育好自己的孩子,是父母這輩子最重要的事業
《人民日報》曾經發文指出:教育好孩子,是父母一生中最重要的事業。
無論父母賺多少錢,取得多大的榮譽,都比不上教育好自己孩子的榮光。
父母是孩子的終身教師,懷有對孩子一生的責任。
作為孩子最主要的模仿對象,我們要給予孩子優秀的習慣、品質、人格和處世態度,為孩子的成長打好根基。
家庭是孩子的第一課堂,也是孩子一輩子的課堂。
作為影響孩子時間最長、作用最深遠的地方,我們一定要重視家庭教育,為孩子的成才做好準備。
教育是一場漫長的修行,不只孩子要學習,家長也要不斷學習,不斷成長。
教育家馬卡連柯說過:
“不要以為只有你們在教訓孩子、命令孩子時才是教育,在生活的每時每刻,甚至在你們不在場的時候,都是教育!”
*本號對所有原創、轉載、分享的內容、陳述、觀點判斷均保持中立,推送文章僅供讀者參考,發布的文章、圖片等版權歸作者享有。部分轉載作品、圖片如有作者來源標記有誤或涉及侵權,請原創作者友情提醒并聯系小編刪除。
推薦閱讀
-
金芒果教育|為什么上大學后,無數的年輕人卻走進了心理咨詢室?
2025-11-03 15:09:26?527 次
-
金芒果教育|不能容忍孩子不優秀是個什么心態
2025-10-20 17:28:50?616 次
-
金芒果教育|你對孩子的不耐煩,藏著自己的能量缺口
2025-10-13 14:57:14?614 次
-
金芒果教育|不是培養孩子聽話,而是培養強者思維
2025-09-30 15:17:37?638 次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