麻豆精品导航,少妇人妻精品一区二区三区,中文字幕亚洲无线码在线一区,欧美私人情侣网站,97伦伦午夜电影理伦片

金芒果教育|合格型父母必修課--如何幫助孩子處理消極情緒

心理學研究證明,人的情緒有積極和消極之分。積極的情緒如高興、快樂、喜悅、輕松、愉快、滿足、幸福、心境良好、熱情飽滿,是人們身心健康發展的一種內驅力,促使人積極向上。它是任何藥物和飲食無法代替的,它有利于學習和工作效率的提高。消極情緒則會降低人的智力水平,引起行動的遲鈍和精神的疲憊,進取心喪失,嚴重時會使自我控制力和判斷力下降,意識范圍變窄,正常行為瓦解。由此可見,消極不良的情緒能給人帶來非常大的危害。消極情緒包括:憂愁、悲傷、憤怒、緊張、焦慮、痛苦、恐懼、憎恨等。消極情緒的產生是因人因時因事而異的,產生的原因可能有:在工作、學習或生活中遭受了挫折;受到了他人的挖苦或諷刺;莫名其妙的情緒低落等。

攝圖網_500882554_banner_表情(非企業商用).jpg

留守兒童長期與父母分離,生活中難免缺乏“父愛”、“母愛”,使他們生理和心理上的需要得不到滿足,容易出現情緒消極、孤僻內向、失落自卑、冷漠任性、脆弱焦慮、暴躁極端等性格特征。注意幫助留守兒童克服消極情緒,培養積極情緒,是“代理家長”、“愛心家長”的一項重要責任。

攝圖網_501297342_banner_小學生放風箏(非企業商用).jpg

一個對學習與生活持積極態度的孩子,他會覺得這個世界是美好的,充滿陽光的,從而有主動學習、熱愛生活、不怕困難、勇敢進取的表現。如果對學習與生活持消極的情緒,則會覺得世界是灰色的、黯淡的,致使學習被動、生活悲觀、害怕困難、不求上進等問題的出現。

     消極情緒的產生是源于主觀愿望與客觀現實的不一致,心理整合有問題,導致心態失衡而表現出來的一種情緒。例如對于小學低年級的兒童來說,高年級同學的生活對他們很具魅力。因為他們覺得高年級了,老師不再整天跟著,擺脫了令其心煩的管束,有一種自由感。另外,高年級的學科較之低年級要多,對有較強求知欲、好奇心的兒童來說也有很大的吸引力。所以,他們期盼著早日成為一名高年級學生。然而到了高年級后,由于學習不適應,期望值與現實出現大的差異,加之同學、老師的不理解,家長的過多批評等問題接踵而來,又得不到很好的解決,心理產生了較大的失落感,因而會產生消極情緒。為了使留守兒童擺脫消極心理的陰影,健康成長,家長要注意幫助孩子對消極情緒說“不”。有效的具體做法很多,譬如:

01

01 引導孩子學會做情緒的主人


家長要悉心引導孩子學會控制情緒,做情緒的主人。要教育孩子學會以樂觀的態度對待自己的得失,以平靜的心境對待各種矛盾,在厄運中注意調整情緒,保持心理的平衡。


攝圖網_501129275_banner_兒童坐在草坪上玩耍(非企業商用).jpg


02 鼓勵孩子勇于克服學習及生活的困難


克服前進路上的各種困難,是孩子走出情緒低谷的積極辦法。家長要注意教育孩子在困難面前不要怨天尤人,不要氣餒,而要看到光明,看到前途,努力挖掘有利因素,想辦法克服困難,減少失敗,增加勇氣,樹立信心,慢慢去掉消極情緒。

03

03 引導孩子客觀看待現實


例如認為老師、同學對自己不公平而負氣,是產生消極情緒的原因之一,其中也夾雜著自我意識的問題。因此,家長要教育孩子不要抬高自己的位置,要用寬容的眼光去看待別人,要以“機會總是有限的,不可能均衡地降臨到每一個人身上”的眼光看待得失。


攝圖網_501482442_banner_小女孩草坪上放風箏(非企業商用).jpg


04 家長要伸出有力的臂膀


由于兒童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還比較低,完全要他們自我排解消極情緒是不容易辦到的,因此家長必須盡自己所能幫助孩子。譬如,家長可以主動關心詢問。家長是孩子生活的依靠,與家長在一起,孩子就會有一種安全感、歸宿感。家長主動地關心,就使孩子的心得到慰藉,激發起積極的情緒,有利于消極情緒的抵消。再如,家長切實了解情況,幫助孩子客觀分析情況,找出問題產生的原因,也有利于排解消極情緒。還可以引導孩子正確對待問題,幫助孩子尋找正確的對策、途徑,鼓勵孩子努力戰勝困難,顯示自己的實力。


陳鶴琴先生曾說,父母,不是容易做的。做父母的,要想把孩子養得好,在未做父母之前,應該問問自己:是否懂得養孩子的方法?有什么資格做孩子的父親或母親?怎樣養育孩子,使得孩子身心兩方都充分而又正當地發育?這些,都該弄得明白,才配做孩子的父親或母親。

父母是孩子生命里很重要的一個角色,但是每位家長在養育孩子的過程中,同時也在接受巨大挑戰,有諸多的無奈與困惑!成為這么重要的父母角色得怎樣做呢?萬事皆有規律,顯然,做合格型的父母是很好的選擇。善于做合格型父母的密碼,其實在所有父母的心里,也滲透在家庭教育的每一個細節:親子關系、陪伴關系、溝通能力、審美能力、自信心、影響力、情緒等等,不妨讓我們一起來聽聽怎樣做一名合格型父母!


合格型父母.png